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级 刘绪光
时间过得很快,再过两个月我也就要奔赴工作岗位了,难得像近段时间这么闲,趁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得与失写下来,与各位学弟学妹一起交流。这一个学年是我自认为收获最多的一年,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就以时间为主线说一下自己收获的成长吧。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计算机博弈大赛和在日照举办的中国机器人大赛,算是自己毕业前参加的最后两次比赛了。我想说的不是各种大学生赛事,对于这一类比赛,我不建议大家一拥而上的去搞所谓的科创。我个人把比赛当作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但平心而论,大部分的科创赛事都很水,做科创能提高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是提升不了技术深度,因为你所接触的人水平并不高。我认识到这一点后,在大二下学期就直接放弃科创了,进入硕士生实验室踏踏实实的学习技术。
这里我不是批判科创这个事,之所以很多人做科创没有收获,是因为他们做科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证书,到头来收获的是一堆看起来很牛,实际上却一无是处的废纸。我希望如果在座的各位做科创话,去挑真正有实力的赛事做(比如:ACM,我目前只认可这一个赛事能真正提升专业水平),不要奔着一堆奖状去做科创,那只是浪费时间。
日照的赛事结束后,我就直接回学校了。立马就投入了忙碌的秋招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间段,网上投简历、晚上做笔试、白天面试,有时候还同时笔试两家公司,走路都是小跑状态,其中的苦与乐只有自己知道。在找工作的过程,我非常庆幸自己大二之后对于技术的投入,庆幸曾经放弃了周末玩耍的时间,如果没有此前的坚持,我不可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找完工作了。秋招我总共面试了5家公司,分别是去哪儿网、中兴、华为、创新工场、招商银行网银科技,人生第一次面试给了去哪儿网,但是在二面的时候被刷下来了;在通过招商银行电话面试之后,我选择了放弃参加现场面试;最后拿到其他几家的offer。求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面试官沟通,如何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在企业面前,真正能让你鹤立鸡群的东西是个人能力,面试官很轻松就能看出你的专业水平,硕士生竞争力赶不上本科生的大有人在。所以我依旧感谢曾经无数个熬到12点以后的夜晚,庆幸自己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拼命拿奖状。
工作签完后,稍微过了一段时间的闲散日子,期间参加了几次小型的分享会,也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举办的“21世纪的计算大会”学术研讨会。为了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技术,我退出了硕士生实验室,进入了博士生实验室继续学习,我的毕业设计也在博士生实验室完成。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当前热门的分布式和自然语言处理,我的毕业设计是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我所做的课题是IT行业现在最前沿的知识图谱,说实话,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毫无头绪,而且极度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出来,我的课题已经完全可以当做硕士甚至博士的研究课题了,还在心里骂过老师,怎么就头脑一热找了这个老师呢?课题做不出来,毕不了业怎么办?
但现在回头看,我自己都有一些惊讶,我居然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方法实现了课题任务,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几位在一线工作的同行的认可。从最开始在实验室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实验室的学长学姐偶尔也向我请教问题,这对我来说是最大肯定。我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证明一句话——“优秀是逼出来”;要想翻墙,那就把帽子先扔过去,不逼一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也正因为这件事,我对自己放弃保研的选择有一些后悔,曾一度认为自己不适合读研,然而我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学术研究潜力,不过现在也只是后后悔罢了。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到我的微信公众号,用来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最让我意外的是,这篇文章被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看到了,然后她直接联系到我,询问我是否有出书的想法,经过再三考虑,我拒绝了出书的提议,毕竟自己的深度还不够,沉积的知识也很少,黄毛小儿不敢妄言。
在寒假期间,我自发的组织了初中同学聚会,这是我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初中同学毕业之后就各奔东西,6年多时间把很多人的联系方式都冲没了,我足足联系了3个多月,才基本通知到了每一位同学,我自己心里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很多同学已经成家立业,春节都不回家,心想有10几个同学到场已经很不错了。让我开心的是,最后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除了真的有事和没有回家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到场了,顿时让我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我也为自己把多年未联系的同学再次聚到一起而骄傲。
我喜欢去经历,5月份我抓住机会,和一位船舶专业的硕士生一同代表学校前往深圳参加了第十四届国际文化博览会,我的目的主要是长长见识,这和出去旅游不一样,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在文博会上,我见到了一些处于国际前沿的事物,以及不同地区的文化缩影,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抓住各种机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公益活动,与校友办的老师一同前往绥化市青冈县中科院青少年实践基地做了一场科普讲座,我和另一位老师负责的是机器人科普,虽然以前上过舞台,但是这次面对的是小学5年级的学生,又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最后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差强人意。青冈县和我们的南江县同样是贫困县,这种地区教育资源极度的匮乏,我也希望我们当地政府能够通过类似的方式把外面的优质教育资源拿过来,给自己家乡的孩子造福。
上面是我这一学年的主要经历,我还想说的一点是自己的在心智上的成长。我从去年9月开始,通过微信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其中对我改变最大的是前IBM架构师刘欣、前阿里工程师羊宏飞、摩拜单车架构师程序员小灰(网名)、程序员吴小龙以及李笑来老师。我最开始是因为技术接触到了他们,随着交流的越来越多,我在思维上的转变越来越大,已经逐渐跳出了学生思维的惯性,他们让我明白了很多终生受用的道理,我思考问题时也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自己的判断能力亦是得到大幅提升,虽然没有和他们见过面,但是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给我的一些建议,很幸运能遇到他们。
我两个月前也开通了自己的一个公众号(刘小绪同学),把自己的技术心得、认知感悟分享到上面,现在积累了200多位读者了,这是对我的小小认可。我建议时间空余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尝试写作。第一,写作是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你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也会在无意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不一定要多好的文采,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语言组织的有条有理;第二,写作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过程,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小小代名词,农村大叔大妈手机上面最可能出现的软件就是微信,微信打通中国互联网的最后一环,在这么大的平台上,你分享的内容对别人来说是有帮助的,那么你的个人品牌就已经逐渐在形成了,这是个人影响力的提升。
年轻人做什么都是学习,不要给自己设限,在一无所有的年龄就应该多经历,因为这时候的容错率很高,试错成本低就要勇于试错。最后感谢政协的各位叔叔阿姨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愿你们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2018年5月27日